《万历十五年》,是美籍华人黄仁宇先生就按照西方的历史观来写的一本历史著作,他是着重于一个很小的点去展开。但是,中国和欧洲的分道扬镳,跟明朝跟张居正、朱元璋都没有太大关系,1587年之后,西方世界发生了三个重大的事件,导致欧洲走向现代文明社会,第一纺织机的出现,在英国社会引起了连锁反应,导致十六世纪的工业革命。
第二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的改革,产生了新教。新教的出现,影响到英国、荷兰,对后来历史的发展十分重要;新教跟天主教、基督教,有很大的区别,它是指导西方世界现代化转型的核心“利器”。
第三,公元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。英国会通过《权利法案》,限制了王权,奠定了大不列颠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传统,国家权力转移到由现代资产阶级掌握的议会,掌握权力的资产阶级贵族可以按照市场的原则发展工商业。
这个题目大家好好探讨,为什么是公元一千五百年左右,欧洲开始走入现代文明,整个亚洲,包括中国却走在另外一条路上,这和古代中国人的社会观是不是有关系?如中国人传统写史,多是帝王将相;西方写史,多牵涉人文庄稼,手工气候等等。
按照马克思的说法,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才导致了其他的转变,中国一直没有走出农耕社会、游牧社会。英国人在公元一千六百年却开始进入了工商业社会,这个问题才是关键!其他什么儒家,张居正都不是问题的本质。
儒家文明在亚洲,特别是东亚比较发达,这事实。它解决了传统社会的伦理关系,如君臣、父子、邻里关系,在元朝以前,如宋朝,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互动是比较好的,可儒家不适应现代工商社会。传统儒家学说里的仁爱也是有差别的,是熟人社会的伦理关系,但耶稣的爱、佛教的爱却是无差别的爱,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爱,你爱上帝并爱人如自己;佛祖说众生平,讲究慈悲,这种无差别的爱,是工业社会、商业社会的基础,现在中国人就是没有经过这么一个阶段!